岁月悠悠,沈之修与苏清妤的晚年生活宁静而祥和。沈府的花园里,四季繁花似锦,鸟语花香,仿佛与外界的纷扰隔绝开来。他们每日相伴,或赏花品茶,或回忆往昔,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平静时光。
然而,平静之下,亦有暗流涌动。随着老一辈的忠臣良将逐渐老去,朝堂之上年轻一辈开始崭露头角。一些心怀不轨之人,妄图借着新旧交替之际,搅乱朝堂局势,谋取私利。他们暗中拉帮结派,排除异己,使得原本就复杂的朝堂变得更加乌烟瘴气。
沈之修虽已年迈,但心中对国家的责任感却丝毫未减。他看着朝堂上的乱象,心中忧虑不已。一日,他将府中的年轻子弟召集到身边,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如今朝堂局势复杂,奸佞之徒横行。你们作为沈府的子孙,肩负着家族的荣耀和国家的期望。我希望你们能秉持正义,努力学习,将来为国家和百姓出一份力。”
年轻子弟们纷纷点头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。其中一个名叫沈逸风的少年说道:“祖父放心,我们定当牢记您的教诲,绝不做那等奸佞之事,定要为国家和家族争光。”
沈之修欣慰地点了点头,说道:“好,有你们这句话,我便放心了。但你们也要记住,朝堂之上,风云变幻,要学会保护自己,不可冲动行事。”
在沈之修的教导下,沈府的年轻子弟们勤奋好学,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。他们有的投身军旅,磨炼军事才能;有的潜心钻研学问,为国家的政策制定出谋划策。而苏清妤也没有闲着,她深知教育的重要性,不仅继续关注着学堂的发展,还时常教导府中的女眷们要知书达理,贤良淑德。
在苏清妤的努力下,沈府的女眷们个个才情出众,品行高洁。她们不仅将沈府打理得井井有条,还时常参与慈善活动,帮助那些贫困的百姓。沈府的名声在京城中愈发响亮,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楷模。
然而,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了这份宁静。邻国趁着国家朝堂动荡之际,再次发动了战争。他们派出大军,一路势如破竹,直逼京城。皇上得知消息后,心急如焚,立刻召集朝中大臣商议对策。
沈之修虽已年迈,但得知国家有难,毅然决定披挂上阵。他向皇上请命道:“陛下,老臣虽已年迈,但保家卫国之心未减。老臣愿带领大军,抵御外敌,保卫国家。”
皇上看着沈之修坚定的眼神,心中十分感动,说道:“沈将军,您为国家立下过无数战功,如今国家有难,您又挺身而出,朕深感欣慰。但您年事已高,朕实在不忍让您再上战场。”
沈之修说道:“陛下,老臣虽年迈,但经验尚在。如今国家危在旦夕,老臣岂能坐视不管。请陛下放心,老臣定当全力以赴,不辜负陛下的期望。”
皇上见沈之修心意已决,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。沈之修回到沈府后,苏清妤看着他坚定的神情,心中虽有担忧,但更多的是支持。她为沈之修整理好行装,说道:“三爷,您放心去吧,我会在府中等你平安归来。我相信,您一定能带领大军击退敌军,保卫国家。”
沈之修紧紧握住苏清妤的手,说道:“夫人,你放心,我一定会平安归来。你在府中也要照顾好自己,等我回来。”
沈之修带领大军奔赴前线后,苏清妤在府中日夜担忧。她时常站在府门口,望着远方,祈祷着沈之修能够平安无事。同时,她也积极组织府中的人为前线的将士们准备物资,送去温暖和关怀。
在前线,沈之修凭借着丰富的军事经验和卓越的指挥才能,带领大军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。他深入了解敌军的情况,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。在他的指挥下,将士们奋勇杀敌,士气高昂。
然而,敌军实力也不容小觑。他们不断变换战术,企图突破沈之修的防线。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,沈之修的大军陷入了困境。敌军将他们团团围住,形势十分危急。
沈之修看着身边的将士们一个个倒下,心中十分悲痛。但他知道,自己不能放弃,他必须带领将士们突出重围。他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局势,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。他命令一部分将士佯装败退,引诱敌军追击,然后带领另一部分将士从侧面迂回包抄,对敌军发起了突然袭击。
敌军没想到沈之修会来这一招,顿时阵脚大乱。沈之修趁机带领将士们奋勇杀敌,成功突破了敌军的包围圈。经过这场战斗,沈之修的大军士气大振,他们乘胜追击,一路势如破竹,将敌军打得节节败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