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行了,两院的隶属问题就先这么定了,咱们接下来说说院士的评选问题。”
拍板了隶属关系后,崇祯也将话题拉了回来:“第一步,毛遂自荐,所有符合条件的科研工作者,皆可按照要求填好资料送到礼部。”
此话一出,群臣顿时一怔。
不是说好隶属内阁嘛,怎么又送到礼部去了?
但转瞬一想就明白了皇帝的想法。
礼部负责初选,将符合条件的名单直接呈送东暖阁,避免两院内的打压、暗中联合?
皇帝既然开社学、郡学、大学和两院,那就代表着科教兴国的道路,负责教育的礼部的地位可以说瞬间提升到了六部之首了。
在这种情况下往里面塞名单、给礼部施压,就问你怕不怕。
见众人明白了自己的想法后,崇祯再次道:“候选名单结束后,由所在学部和相关学部联合评估,不记名投票出初选名单。
初选名单出来之后,两院召开所有院士大会,再次不记名投票,半数即以上者当选。
当选后名单在大明日报上刊印,公示三个月,三个月内百姓可以向任一官府举报其违法乱纪行为,诬告者从重从严处理。
三个月公示期结束后,无任何违纪行为后确定为院士。
这里有两点要注意,第一,保密性,一审、二审的整个过程都必须是保密的,不得向外界以及候选人透露任何评审消息。
透露者,轻则剥夺两院身份,重则逐出科研行业,终生监禁。
第二,评选不止是学术上的,还有德行,德行有亏的,绝对不允许入选,上梁不正下梁外,品德不行的人也带不出什么好的学生。
第三,两年评选一次,不设上限,符合条件的都行,但宁缺毋滥。”
群臣眉头微微皱了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