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2章 这里……以后就是家了(1 / 2)

楚国边境线上,项燕正站在高高的哨塔上,寒风卷着雪粒,打在他的铠甲上,发出“哗啦哗啦”的声响,他却丝毫没有察觉,只是目光沉沉地望着雪地里那些蹒跚前行的身影。

那是几户逃难的百姓,老的拄着拐杖,每走一步都要晃一晃,仿佛随时会摔倒;小的被父母抱在怀里,裹在破旧的棉絮里,连脸都不敢露出来;中年男女背着沉甸甸的行囊,里面装着仅有的几件衣物,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里走着,朝着秦国的方向慢慢挪动。

这些人,都是他发誓要保护的子民,是楚国的根基,如今却要背井离乡,逃往敌国,只为了能活下去。项燕的心像被刀绞一样疼,紧紧攥着腰间的佩剑,指节都泛了白。

“将军,按照下面人的禀报,这个月已经有上千百姓逃往秦国了,刚才这队,已经是第三批了。”副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将他从沉思中唤醒,语气里满是焦急,还有一丝犹豫,“再这样下去,边境的百姓怕是要逃光了,要不要……派兵去拦截?”

项燕久久不语,只是依旧望着那些逃难的身影,直到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风雪中,才缓缓转过头。

他想起去年出使秦国时见到的景象:关中平原上,阳光正好,农夫们驾着新式的曲辕犁在田间劳作,脸上带着劳作的踏实;市集上,粮摊前摆满了粟米、小麦,粮价平稳,百姓们提着菜篮,从容地挑选着,脸上满是安稳的笑容。

而如今的楚国呢?贵族们躲在温暖的府邸里,依旧歌舞升平,侍女们端着精致的点心、温热的美酒,乐师们奏着悠扬的乐曲,全然不顾城外饿殍遍野、百姓流离失所;

官仓里的赈灾粮,被大小官员层层盘剥,到百姓手里时,只剩下寥寥几粒;

秦国这两年以高出粮食数倍的价格收购甘蔗,贵族们见有利可图,便纷纷暗中支持,百姓们见有银子可拿,偷偷良田改种甘蔗,如今甘蔗收了,却换不来粮食,百姓们只能饿着肚子挨冻。这个冬天的严寒与大雪,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,早已腐朽的楚国,本就早已摇摇欲坠。

“让他们去吧。”项燕最终沉重地摇了摇头,声音沙哑得像是被寒风刮过,“强留,只会让更多人死在这个寒冬里。拦着他们,不给粮,不保暖,和杀了他们有什么区别?”

副将张了张嘴,想说些什么,最终还是低下了头,不再说话。他知道,项燕说的是实话,只是,看着百姓逃离,心里终究不是滋味。

夜色渐深,天空中的雪又开始下了起来,比白天更大了。哨塔下,又一支逃难的队伍悄悄越过边境,他们脚步很轻,生怕被守军发现,却又带着一丝急切,朝着秦国的方向慢慢远去。项燕站在哨塔上,望着他们渐渐消失在夜色与风雪中的背影,第一次对这个他誓死效忠的国家,产生了动摇。

时光荏苒,如白驹过隙,转瞬之间,一个月的光阴便如流星般飞逝而过。

在这短暂的一个月里,王阿公对秦国人所穿的那种奇怪衣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他得知这种衣裳被称为“毛衣”,而且据说它们是由羊毛制成的。

这个消息让王阿公惊愕不已,他瞪大了眼睛,难以置信地问道:“羊毛?那种又臭又脏的东西,怎么可能制作出如此漂亮的衣裳呢?”然而,无论他怎样质疑,秦国人都坚称这些毛衣确实是由羊毛制成的。

王阿公坐在温暖的火炕上,心中暗自思忖着。开春后要好好干活,争取赚些钱去买些毛线,好给孙子孙女们织几件漂亮的毛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