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娥对杨媛倒是早有耳闻。当初她在别院时,也听过真宗讲述杨媛为他出府打掩护的事情。只是几年过去了,杨媛却始终没有为他生下一男半女。
杨媛虽说年轻,若论资历,比戴氏、杜氏等人还要早两年入府。可是真宗登基后,她的位份却与戴氏、杜氏等人一同被封为才人。杨媛心中明白,当初她是太后赐予真宗的,只因真宗继位之时,太后受了王继恩等人的蒙蔽,让真宗受了委屈。虽说事后真宗没有追究,待太后扔如既往一样恭顺,可是宫里一贯捧高踩低,难免会有不利于杨媛的流言蜚语。
如今郭后已经坐稳了中宫之位,戴氏、杜氏等人也有家世支持;唯有杨媛,既无子嗣,又没有特别显赫的身世,若想在宫中站稳脚跟,重获皇帝恩宠,必须另辟蹊径。
别看月华殿那个没名没份的刘娥,杨媛清楚地知道她在真宗心中的位置。因此她早向郭槐透露了结交刘娥的心意。
郭槐自不必说,真宗命他在月华殿当值,自然是要他在后宫中护刘娥周全,不让她受到无端的委屈。
当杨媛一大早来到月华殿时,刘娥尚在为穿戴什么服饰去请安而纠结。当听到郭槐的禀告时,连忙走了出来亲自迎接。
杨媛是刘娥入宫后第一个前来交结示好的嫔妃,故而十分感动。她请杨媛坐了上座,亲自侍奉茶水。
杨媛连忙站起身拉住刘娥道:“姐姐太客气了!”
刘娥笑着说:“妾身只是个没名没份的宫人,杨才人位份在我之上,这声姐姐,实在不敢当啊,自古尊卑有别,妾身初来乍到,还请才人多多关照才是。”
杨媛没想到刘娥如此谦让,笑着说:“早听郭总管说,姐姐也是蜀中人士,我与姐姐原是同乡,今天我诚心来认你这个同乡姐姐,若姐姐执意谦让,便是不肯认我这个妹妹了。”
刘娥看她说得真诚,再加上看杨媛聪慧伶俐的性子倒是和自己投缘,便不再谦让,笑道:“媛妹哪里话,咱们都是侍奉官家的人,我虚长几岁,就忝为姐姐吧,媛妹快请坐!”
杨媛连忙行了一礼,上前道:“姐姐在上,请受小妹一拜!”
刘娥一把拉住杨媛说:“妹妹不必多礼,我这第一次去请安,还真是忐忑呢,还好有妹妹陪着,不然真怕失了礼节,让人笑话。”
杨媛冷笑了一声说:“姐姐有官家护着,怕什么!再说了,是她失礼在先的。哪有这样荒谬的事儿,姐姐入宫第一夜,她就行此下作手段。”
刘娥明白杨媛所指,她没想到昨晚皇后将真宗从自己身边调走之事,后宫众人已然知晓。看来这后宫人人通透,都是人精。自己的一言一行将会备受瞩目。原以为她历经磨难,熬出了幽禁岁月,却没想到如今入了宫,却是另一场纷争的开始。想到此,不由得叹了口气,说:“她是皇后,位份尊贵,再说了,做父母的哪有不疼爱孩子的,更别提官家就这根独苗了。”
杨媛笑着说:“姐姐心宽,必是有福之人,这位份尊卑嘛,还不都在官家心上!”
刘娥道:“多谢媛妹宽慰,我这心里舒畅多了,时辰不早了,咱们还是前去请安吧!”
杨媛说:“我和姐姐一见如故,就没大没小的多说了几句,倒忘了这茬事儿。”
“来日方长!”刘娥在杨媛指点下,挑了一件素色衣服同她一起前往寿成殿。
上朝的钟鼓声传来,文武百官鱼贯而入,为首的宰相李沆上报齐鲁一带水灾之事(此时吕端、李至等人因年事已高,真宗特恩准他们不必早朝)。真宗就此事进行朝议。
当杨媛携刘娥走进寿成殿时,郭后端坐在上首,正与几个早到的妃嫔谈笑风生,见她们进来,一时间都住了话头,眼光齐刷刷地扫过来。
原本几个妃嫔领略过皇后的授意,都想留下来瞧瞧刘娥的窘态,看这个官家养在外面的大龄女子到底有何等眉眼,引得官家这么多年未能忘情。再则说了,就算她刘娥得官家喜欢又怎么样,没名没份的,又是初来乍到,昨晚还不是照样被皇后摆了一道。
郭后当然也存有此时不立威、更待何时的念头。只是她没想到资历最老的杨媛竟与刘娥联袂而至,这倒是让她始料未及。杨媛虽说入宫后位份也不是很高,可她毕竟是太后赐予真宗的侧妃,故而便是皇后也优容她几分。
杨媛率先上前行了礼说:“臣妾今日贪睡了片刻,不想误了请安,还请皇后娘娘赎罪!”
郭后笑着说:“杨妹妹不必多礼,快请落座吧!”
“多谢皇后娘娘!”杨媛谢恩起身后,并未立刻坐下,拉着刘娥上前说:“这是官家新纳的宫人刘娥,”并转过头对刘娥道:“姐姐快来拜见皇后娘娘!”
刘娥连忙拜伏于地,口称:“贱妾刘氏拜见皇后娘娘,恭请万福金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