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之修站起身来,在书房中缓缓踱步,神色凝重地说道:“皇上此举看似扶持太子,实则暗藏玄机。朝堂之上,各方势力错综复杂,太子虽为储君,但根基尚不稳固。皇上突然连续三日不上朝,朝堂中已隐隐有流言蜚语传出,说皇上龙体欠安,这背后不知有多少人在蠢蠢欲动。”
苏清妤心中一惊,她虽身处深闺,但也深知朝堂局势的变幻莫测。她起身走到沈之修身边,轻声说道:“三爷,那如今该如何是好?若是皇上龙体真的有恙,这朝堂怕是要掀起一场大风浪了。”
沈之修停下脚步,握住苏清妤的手,说道:“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。我已让府中暗卫密切关注宫中动静,一有消息便会立刻来报。只是,在这关键时刻,我们沈家更要谨慎行事,不可卷入不必要的纷争之中。”
苏清妤点了点头,说道:“三爷放心,我会约束好府中众人,不让他们在外惹是生非。只是,太子殿下那边……”
沈之修叹了口气,说道:“太子殿下如今主理朝政,压力巨大。他虽有些才干,但毕竟年轻,面对朝堂上的老狐狸们,难免有些力不从心。我身为臣子,自当尽力辅佐,只是这其中的艰难,怕是难以言表。”
两人正说着,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。沈之修眉头一皱,说道:“进来。”
只见沈之修的心腹侍卫匆匆走了进来,单膝跪地,说道:“三爷,宫中传来消息,皇上今日召见了几位大臣,闭门密谈许久,不知商议何事。”
沈之修心中一沉,说道:“可知是哪几位大臣?”
侍卫回道:“有李尚书、王御史和张将军。”
沈之修脸色愈发凝重,这几位大臣在朝堂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李尚书掌管吏部,掌控着官员的任免;王御史为人刚正不阿,时常弹劾朝中不法之事;张将军则是手握重兵的武将。皇上召见他们三人,必然是有大事相商。
“你继续留意宫中动静,一有新的消息,立刻来报。”沈之修吩咐道。
侍卫领命而去,沈之修转身对苏清妤说道:“看来这朝堂的风云变幻,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。我恐怕要更加忙碌了,府中的事务就劳烦夫人多费心了。”
苏清妤温柔地笑了笑,说道:“三爷放心,我会打理好府中的一切。只是三爷也要注意身体,莫要太过劳累。”
接下来的日子里,沈之修每日早出晚归,忙于朝堂之事。苏清妤则留在府中,一方面照顾着家中的老小,另一方面也在暗中关注着朝堂的局势。
而太子宋弘深在主理朝政的过程中,也遇到了不少麻烦。朝堂上的一些老臣,仗着自己资历深厚,对太子的决策指手画脚,甚至故意刁难。太子虽然心中恼怒,但为了大局着想,也只能强忍着怒火,耐心解释。
一日,沈之修下朝归来,脸色十分难看。苏清妤心中一紧,忙问道:“三爷,可是朝堂上出了什么事?”
沈之修坐在椅子上,揉了揉太阳穴,说道:“今日朝堂上,几位老臣联名上奏,说太子殿下的一些决策过于激进,不利于国家的稳定。他们要求皇上重新出山,主持朝政。”
苏清妤惊讶地说道:“这几位老臣也太不知好歹了,太子殿下如此用心,他们不但不支持,反而还诸多阻挠。”
沈之修冷哼一声,说道:“他们这是看皇上龙体欠安,想要趁机打压太子,为自己的势力谋取利益。只是他们也不想想,若是朝堂大乱,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?”
苏清妤担忧地说道:“那太子殿下如何应对?”
沈之修说道:“太子殿下据理力争,但那几位老臣却不肯罢休,双方在朝堂上争执不下。最后,皇上派了身边的太监出来传话,说让太子殿下继续主理朝政,但也要多听取老臣们的意见。”